近几年,安防行业的发展逐渐进入到一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安防行业的高利润好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除了新品牌的不断涌入,IT、通信等国内外巨头开始进军安防抢夺市场。由去年开始的国内外经济危机,在业内竞争激烈的同时,安防企业还受到外在经济普遍下行的影响。在安防行业百花争鸣的背后是企业如何增强竞争力求生存的竞争。
另一方面,安防行业在未来的前景依然非常广阔。随着人们对安全需求的日益增长,未来民用安防市场空间极大。伴随安防技术的不断升级,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物联网等新项目的发展将为安防带来上万亿的高科技市场。在近日公布的2011年中央决算报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我国去年国防支出5829亿元,其中公共安全支出1037亿元。

安防行业百花争鸣 企业如何增强竞争力
这样的双重矛盾就在于,安防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会不断扩大、需求将更旺盛,但是行业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市场秩序还不规范。当然,这是众多行业发展经历的过程。优胜劣汰在任何行业的发展中都不可避免。不想坐以待毙,企业就必须寻求突破市场竞争的方法。
企业市场细分,扩大市场覆盖率
据笔者了解,市场细分在安防行业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扩大销售渠道的方法。市场细分(marketsegmentation)是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
通过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在安防行业内,企业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市场细分是非常普遍和常规的。一是企业同时运作两个或三个品牌,各个品牌定位不同,或是按高中低端市场定位,或是按项目应用及民用定位。定位不同,可同时开拓不相重复的渠道。二是对产品进行市场细分,同一个品牌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推出高、中、低端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然而,近期针对国内安防两大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瞄准细分市场推出差异化摄像机产品这一动作,安防行业却意见不一。有部分人认为,海康威视、大华推出低价摄像机恐将引发价格战,造成市场混乱,甚至会“自废武功”。但笔者经过研究市场需求、对当时企业和业内企业家、专家进行采访后认为,价格战的担忧以及对龙头企业涉足细分市场的批判,是有片面性和不完整性的。
市场细分并非价格战
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视针对低端客户群体推出了一款基于CMOS芯片的摄像机新产品,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海康威视、大华摄像机降价”的消息不胫而走,并引起摄像机厂商的广泛关注,部分厂商甚至猜度是否要发生新一轮的价格战。
据了解,海康、大华推出的低价位摄像机定位是经济型产品,并且使用CMOS芯片本身成本较低,根本不存在降价一说。广州龙洲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耀明对此表示:“海康威视、大华的产品就好比iPhone手机。在他看来,没有人不希望iPhone降价。海康威视和大华这次新推出几个低端产品扩充市场和消费群,正好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
深圳市迪威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从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海康、大华此次推出的仅是几款中低端或可称为高性价比的摄像机产品,而不是摄像机产品全线降价。这就更接近于产品线规划里面的完善中低端产品配套,意在抢占一部分信赖自身品牌但因价格转向其他品牌的顾客,即阻击那些抢占自身中低端产品市场的对手,而不是攻击整个行业对手,这就与传统价格战有着本质区别。”
在这次事件中,海康、大华颇有些“躺着中枪”的意味。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对于推出针对细分市场的摄像机产品接受慧聪安防网采访时表示:“作为重要的安防产品&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视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为合作伙伴和最终用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优秀产品。此次推出包括500线和600线的模拟DIS摄像机,是基于市场细分的需要。DIS摄像机基于SOC技术,集成Sensor和DSP的芯片,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可靠性高、功耗低等特点,可以很好满足准消费类市场的需求。”
|